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,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其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,它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重要力量,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,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对于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奋斗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本文将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措施进行深入探讨,旨在为新时代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。
一、强化思想建设,筑牢信仰之基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农村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,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、党的历史、党的最新政策等,增强党员的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具体措施包括:
1、开展“三会一课”:即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、支委会、党小组会,按时上好党课,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2、实施“主题党日”活动:结合农村实际,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,如“重温入党誓词”、“党员志愿服务”等,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3、建立“学习强国”平台:鼓励党员利用“学习强国”APP等新媒体平台,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,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二、优化组织设置,提升组织力
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应与时俱进,根据农村发展变化的实际,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,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,具体措施包括:
1、实施“支部+合作社”模式: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,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,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。
2、推进“网格化管理”:将农村划分为若干网格,每个网格设立党小组或党员中心户,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农村的全面覆盖。
3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: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,建立“流动党支部”或“网上党支部”,确保流动党员“离乡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”。
三、选优配强班子,提升战斗力
选好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,具体措施包括:
1、实行“公推直选”:通过公开推荐、直接选举的方式,选拔政治素质高、工作能力强、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村“两委”干部。
2、开展“头雁工程”:注重从致富能手、返乡创业人员、退伍军人等优秀分子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,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。
3、实施“乡村振兴人才计划”:吸引和鼓励大学生村官、第一书记等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,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。
四、创新工作方法,增强服务功能
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增强服务功能,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,具体措施包括:
1、推行“互联网+党建”: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农村党建信息平台,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、智能化。
2、开展“党员联户”活动: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,定期走访了解群众需求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密切党群关系。
3、实施“乡村振兴项目”:围绕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,组织党员带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五、加强制度建设,确保长效发展
制度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,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,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,具体措施包括:
1、完善“三会一课”制度:制定详细的“三会一课”计划,确保学习教育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效果显著。
2、建立“述职评议”制度:每年开展村“两委”班子及成员的述职评议活动,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和评议。